Jun 2024【基隆和平里】追憶北海岸荷蘭城:從仙洞巖前往球子山燈塔,順訪白米甕砲台、基隆燈塔
基隆曾是北台灣的重要戰場,這個港口送往迎來諸多侵略者與統治者,典雅的古建築多半無法在歷史戰火或統治者的改朝換代中倖存,或者原有功能已不復在,如今對旅人來說只是一個觀景點,白米甕砲台這座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國家三級古蹟也不例外。
白米甕砲台又稱荷蘭城,位於基隆港西邊、太白里光華路37巷132號附近的高地上,海拔約70米。砲台三面環山,地勢險要,北面正對港口門戶,東側與和平島相對,是港口防禦的第一線。砲台區附近有三根協和火力發電廠的大煙囪,是此處最顯目的標誌性建築物。
砲台區視野開闊,可以俯瞰基隆港外的全景,基隆嶼就位於砲台區東北側不遠處。白米甕砲台建於1900年12月,於1902年(明治35年)7月完工,1938年除籍;是19世紀末見證日本統治時期的軍事砲台。當年建造的目的,是為了監控基隆港海域的最佳軍事戰略位置,負責基隆港外海的防禦,防止敵艦靠近港口。
白米甕砲台也是1899年中預計建造的15個「永久防禦砲台」的其中一座,屬於海岸防禦型砲台。考慮到當時列強對中國的覬覦以及日本與俄羅斯在中國勢力範圍內的競爭,據說當時的殖民政府為了應對日俄戰爭爆發的恐懼,強化了台灣殖民地的防禦武裝,開始了砲台的建設。
不同於大武崙的暗砲台,白米甕砲台是屬明砲台,四座安式八吋加農砲面海一字排開,瞄準的是基隆港港灣以外的海域。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太白莊,又稱荷蘭城(老基隆人幾乎都這麼稱呼它),所以要到白米甕砲台的路上,會看到比較明顯的標語會是荷蘭城或太白莊,反而白米甕這三個字比較不明顯。
白米甕砲台會被稱為荷蘭城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說此處曾被荷蘭人佔領,但砲台很有可能最先為西班牙人所建;二則是駐紮在砲台附近區域的清兵多為「湖南」籍,因語言之誤而有諧音「荷蘭」。
白米甕砲台大致上分作三層,最下一層為廁所以及監守衛舍(已於2005年拆除)。可以注意廁所的窗子,是呈現十字形的樣子,這時明治時期日軍廁所常見的樣貌。
再上一層為官兵的生活區,有彈藥庫、營舍、儲水區,不過現在呈現年久失修樣貌。最上一層為砲座區。
東側有射擊指揮所,位置隱蔽,位居高處(海拔104.2公尺處),可有效觀察敵情、指揮作戰。
西側則是觀測所,可行觀測、通訊與指揮。砲座區有四座砲,砲與砲之間均有隔堆來掩護守軍以及避免砲座間互相干擾。砲前的子牆有儲彈所,可放置欲發砲彈。
白米甕砲台最具特色的是指揮所、四個砲台和觀測平台。它們從左到右排列,全部面向大海。這是台灣古砲台中唯一的配置方式。白米甕砲台的砲座面向南方和北方。最初設置時,裝有四門面向大海的8英寸大砲。第一火線是0°方位,對準基隆港的北海。
在前胸牆下,有3至6個凹入的戰時彈藥儲存處,並在砲台兩側的分隔區下安排了拱形的砲側儲存,可以通過外部坡道砲道與砲座區連接,達到快速運送彈藥的目的。
在砲座左右翼的山頂上還設有指揮所和觀測站,以監控敵艦位置和撞擊點。沿砲道設有彈藥填充站、彈藥工廠、廁所、蓄水站、彈藥庫等輔助建築。
白米甕砲台區曾有糧食補給倉庫、營房、砲兵倉庫、守衛室、炊事場、餐廳、小型武器修理廠等設施,分佈在砲座區的後坡各處。
2019年7月,在「大基隆歷史場景重現整合計畫」項目的資金支持下,基隆市文化局啟動了白米甕砲台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並根據民法規定完成了規劃、設計及審查程序。2020年7月開始實施修復工程。除了修復砲台區外,還包括服務中心的建設以及公園解說和指導設施的改進。
白米甕砲台附近亦有許多值得到訪的景點,像是仙洞巖、佛手洞、基隆聖安宮,以及近期剛重新開放參觀的基隆燈塔。佛手洞是天然的海蝕洞穴,19世紀下半葉這裡曾是一座佛寺,石壁上刻有許多歷史佛像。
基隆燈塔座落在延伸如手指般的地方、大家俗稱的「萬人堆鼻」上。基隆燈塔由日本人建於1899年,並於1900年啟用,於1932年改為電氣化,沿著新建的白米甕步道即可抵達這座基隆最老的燈塔。
今天下午從仙洞巖出發,先前往球子山燈塔,再沿著山徑走往白米甕砲台,接著翻過一座山後,抵達基隆燈塔,然後沿著大馬路走回仙洞巖,完成一個小O型路線。全程約5.3公里,兩小時左右即可走完。
這條健行路線雖然距離不算長,沿途卻可盡覽基隆港的風光,還能看見貨輪與郵輪出入港口的景象,堪稱是一條絕佳的海景健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