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2023【新北三芝】城市邊緣的原始之境|有著北台灣最美麗古道之稱的大屯溪古道(藍路古道)健行
大屯溪古道 的正式名稱叫做「 大桶湖溪古道 」,因大屯溪古道的山徑,實際上是沿著大桶湖溪的溪岸而行。而大桶湖溪為大屯溪的支流之一,故一般將這條古道稱為「 大屯溪古道 」。大屯溪有兩大支流,分別是「 南大屯溪 」和「 北大屯溪 」。 其中, 南大屯溪 又稱「 菜公坑溪 」,而 北大屯溪 又有南北二支流,分別為「 羅厝坑溪 」和「 大桶湖溪 」。(參閱: 淡水維基館:大屯溪 ) 大屯溪古道 即是沿「 大桶湖溪 」( 註:一般仍稱大屯溪 ),從淡水北新莊開始,向上直溯位於小觀音山西峰、北峰之間的源頭。古道在毫無人煙的原始森林中,沿著清澈的大屯溪支流而上,最後可銜接「 小觀音山O型縱走 」路線( 需事先上網申請 )。 大屯溪古道的行走難度並不高,登山口也很容易抵達,距離淡水捷運站只需大約半小時車程,但並未有太多人知曉,古道幾乎處於沒太多人煙的原始狀態。 大屯溪古道最早的記錄,為林宗聖先生於民國62年(1973年)所發現。民國88年(1999年),李瑞宗學者在「 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 」報告一文中,將這條古道正式命名為「 大桶湖溪古道 」。並且當年在實地調查時,於大桶湖溪畔發現了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最完整的「 菁礐遺址 」,這是150年前大菁煉染產業的歷史遺址,故在報告中,也將這條古道形容為「 藍路古道 」。 註:菁礐為昔年採集大菁、煉製藍靛的石砌窪池。19世紀中葉,大菁煉染為北台灣重要的產業之一,藍靛外銷量曾高居台灣出口第三位(僅次於稻米和煤)。 查詢網路上文章,不少人都是將「 三板橋 」定為 大屯溪古道 的起點。這座古橋興建於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年,由三片大石板組成,橋長約18公尺,寬約1.3公尺,橫跨大屯溪(註:三板橋的橋頭柱因前身木造橋身,經多次溪水氾濫而損毀,於清同治14年間改建為石橋)。 三板橋旁邊有一座後來新建的水泥新橋「 三德橋 」,三板橋隱身於水泥新橋旁的下方處,開車經過並不會看見。新建的水泥新橋旁邊有一石頭紀念碑,敘述「三板橋」的歷史緣起。 註:要前往大屯溪古道健行,只要在Google導航設定新北三芝的「 三板橋 」即可到達 。 三板橋入口處有一獨棟民宅,民宅的牆邊大約可停放兩部車。但其實,如果想省去一點時間,其實可以直接開車到達「 大屯溪古厝 」,因為從「 三板橋 」到「 大屯溪古厝 」,都是走在柏油路上,沒有古道的感覺,且需走15分鐘的上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