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①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秋田~探訪有日本溫泉界頂點之稱的秘湯乳頭溫泉鶴之湯)

圖片
飛機穿過厚重的雲層,眼前的世界瞬間變成一片白茫茫。大片的雪花,像是鵝毛般漫天飛舞,所有景物都披上了一層潔白的冬衣,只剩下模糊的輪廓,分不清是房屋、樹木還是道路。 下了飛機,一股寒風迎面而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但也同時被眼前這片銀裝素裹的世界深深吸引。這就是東北的冬天啊!雖然寒冷,但卻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如同一個冰雪的童話世界,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我知道,這場大雪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幾天的旅程,將會是一場與冰雪共舞之旅。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抱這片雪國大地,體驗這份獨一無二的冬季風情。 秋田位於日本本州島的北部,瀕臨日本海,冬天受到西伯利亞冷氣團的影響,降雪量非常豐沛。聽說這裡的雪可以堆積到好幾公尺高呢! 秋田的冬天,雖然寒冷,卻充滿了活力和熱情。首先,你可以在森吉山滑雪場滑雪,從雪道上俯衝而下,感受速度與激情!聽說那裡的樹冰也很有名,可惜這次我們沒時間去欣賞。 除了滑雪,秋田還有許多有趣的冬季活動。在橫手市的「橫手雪屋祭」,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雪屋,晚上點上燈,更是夢幻!聽說在雪屋裡還可以喝甜酒、吃麻糬呢! 當然,來到秋田,也別忘了品嚐當地的冬季美食。熱騰騰的米棒鍋,配上秋田特產的比內地雞和新鮮蔬菜,暖胃又暖心!還有,在寒冬中泡個暖呼呼的溫泉,更是人生一大享受! 剛踏進秋田機場的入境大廳,我就被眼前一個氣勢磅礡的「生剝鬼」給震懾住了!他身披粗獷的稻草蓑衣,手持木棒和裝滿白色紙片的桶子,臉上那副紅色面具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獠牙外露、怒目圓睜,彷彿下一秒就要衝過來似的。 「生剝鬼」(なまはげ)是秋田縣男鹿半島的傳統民俗人物,也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傳奇角色。據說,生剝鬼是山神的使者,每年除夕夜都會來到村莊,挨家挨戶地驅趕懶惰和邪惡,為人們帶來好運和豐收。他們會大聲吼叫:「有沒有愛哭的小孩?有沒有不聽話的小孩?」,嚇唬孩子們要乖乖聽話,認真學習。 雖然生剝鬼看起來很可怕,但他們其實是善良的,是來保護人們的。生剝鬼的形象也反映了秋田人民勤勞勇敢、不畏艱難的精神。 生剝鬼的故事世代相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年除夕夜,男鹿半島的村民都會舉行「生剝鬼節」,年輕人會裝扮成生剝鬼的樣子,挨家挨戶地拜訪,祈求來年平安順遂。 接著,我們從機場搭乘路線巴士來到了秋田車站,上次來造訪這裡,已是十年前的往事了。一踏進車站,我就被眼前這隻巨大的秋田犬玩偶給吸引住!它憨態可掬地趴在車站大廳中央,吐著粉嫩...

Oct, 2021【新竹尖石】台灣最美的國家級步道|霞喀羅古道養老段(養老-白石吊橋)半日遊

霞喀羅古道原為「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也稱作「石鹿古道」,於大正9年(1920年)間正式開鑿,是由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兩條古道所組成,大正11年(1922年)三月完工,據今已有百年歷史。

其間歷經了理蕃、伐木造林、及登山健行等不同階段的發展,擁有豐富的歷史及人文內涵,同時也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尤其是每年深秋時候,更以楓紅聞名,吸引無數山友前來賞楓。

霞喀羅古道橫跨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境內,連接石鹿清泉養老秀巒部落,早期是兩端的泰雅族人往來於彼此部落,用於社交、通婚、貿易等用途的交通要道。

霞喀羅群分別由天同社、木喀拉卡社、羅卡火社及野馬敢社組成,以強悍勇猛著稱。日治時期,因五年理蕃計畫沒收武器,使族人無法打獵,生計受影響,於1917年發生了「第一次霞喀羅事件」。而後日本政府管力更加嚴密,霞喀羅群生活越發困難,1920年發生「第二次霞喀羅事件」。日本政府震撼於霞喀羅群強悍及神出鬼沒搶奪彈藥,後設置了駐在所用以威嚇族人。

民國36年國民政府接收後,將駐在所改為派出所,直到民國78年最後一名駐警離開白石駐在所(舊稱「薩克亞金駐在所」),才完全失去這條古道警備的用途,但也自此古道便荒沒於人煙之中。直到西元1994年以後,有位資深山友以三天時間,獨行於這條荒煙漫草的古道上,並發表文章紀錄,才又重新喚醒大家對這條古道的注意。

古道沿途不僅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山澗林相更是美不勝收,同時也具有觀光價值,因此林務局開始重新著手於古道的研究及整建,並大量設立解說牌,於西元2004年正式對外宣佈開放,近年來成為國內熱門的賞楓與古道健行路線。

霞喀羅古道在每年11、12月的深秋季節,更是熱門的賞楓勝地,從養老登山口到白石駐在所之間,有多處極佳的賞楓景點,所以每年秋冬交替之時,這裡就成為山友們爭造訪的熱門景點。

日治時期霞喀羅古道被闢建為理蕃警備道路,用於監控古道沿途的泰雅族霞喀羅群(清泉段)及基納吉群(養老段),沿途大約每兩公里設置一處警察駐在所,大的據點如田村台、白石駐在所,都配置火砲,以作為震懾泰雅族之用。

其中「白石駐在所」是古道的中點,古道以此為界,西為清泉段,東為養老段。白石駐在所,舊稱「薩克亞金駐在所」,薩克亞金(Sakayachin)是泰雅族語,意指「可用做磨利刀峰的亮白石頭」。

台灣光復後,薩克亞金駐在所改名為「白石派出所」,並於民國58年(1969年)年改建成今日的模規。 民國78年(1989年),最後一名員警撤走後,白石駐在所才告廢棄。白石駐在所是目前霞喀羅古道唯一保存完整的駐在所,其餘的駐在所都只剩土丘殘跡或完全消失。目前白石駐在所,乃作為縱走霞喀羅古道的登山客落腳休憩或、緊急避難或住宿的營地之用途。

霞喀羅古道全長49公里,目前在清泉及養老兩端至登山口,已舖有柏油水泥覆蓋了原有古道路面,故今日的霞喀羅國家步道只是其中石鹿到養老段,約22.5公里,但有些路段因為崩塌而必須高繞或低切再接回原古道,因此實際里程應該有24K。

沿途會經過田村台、松下、楢山、朝日、柘楠、白石、見返、馬鞍、武神、栗園等10座駐在所。現僅保留田村台、楢山、朝日、白石、武神、馬鞍、栗園等遺址。若從養老端進入,一般賞楓遊客多以「馬鞍」或「白石吊橋」作為折返點。 

霞喀羅古道東段(養老~白石駐在所)的楓紅主要集中在里程16K~17K附近,尤其是馬鞍駐在所有一大片楓樹林,楓紅盛期非常壯觀。此地因為日治時期種植楓香樹鋸成木段栽植香菇,所以有許多楓香樹,後來香菇不種了,留下的楓香卻在每年秋天讓到訪的山友驚嘆。

除了著名的楓紅景色外,栗園的孟宗竹、馬鞍的楓香林,以及薩克亞金溪的「白石吊橋」,是霞喀羅古道養老段的三大奇景。而近幾年歷經無數颱風大雨的摧殘,也造成古道多處崩塌,包括栗園、馬鞍,以及馬鞍到白石吊橋之間,均有崩塌,但目前這幾處崩塌均已整修完畢,或採高繞而過,或置懸梯垂降。雖然較為崎嶇,但小心通行並無大礙。 

今天以4km/h的平均速度,來回共走了17.84公里,最高海拔1490米、最低海拔1228米。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各約500米。含走路、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耗時4小時25分鐘。

雖然今天來造訪霞喀羅古道並非楓紅最盛的時候,且出發前天氣預報說尖石鄉週日會下大雨,原本出門前已經有了此行可能敗興而歸的心理準備,不過當天卻是出乎預料的好天氣,清新的空氣、平坦好走的步道、漂亮的自然景色、具歷史典故的遺跡、壯觀的吊橋和溪谷,都讓人感到不虛此行。

不過因為今天是跟老師一群人包車前來,時間上必須要配合大家,我們上午11點才抵達登山口,給大家的健行時間只有四小時,我不想用跑的趕路,所以今天只有走到白石吊橋就折返了,回到登山口也是小小耽誤了一點時間。下次有時間,再來造訪霞喀羅古道,屆時會從清泉端進入,走到白石駐在所折返,如此一來就算是走完霞喀羅古道全段了。


霞喀羅古道|步道資訊

登山口位置:石鹿登山口/養老登山口

步道類型:中級山步道

步道里程:24公里

海拔高度:1247~1507公尺

費時:8~10小時

難易度:中級

申請入山或入園:否

交通資料:由新竹五峰鄉清泉開始要先開約45分鐘清石林道才到石鹿登山口,路況不佳,需高底盤車輛才可順利通行。石鹿登山口無停車場。由尖石鄉往養老登山口的路況較佳,一般小車勉強可通行。登山口有停車場。因此若要走完全程,多安排接駁車,先載到石鹿登山口開走,接駁車再開3小時多到養老登山口接人。

霞喀羅古道健行航跡(養老登山口~白石吊橋):https://www.sports-tracker.com/workout/davidwang400/616bd172be797b0decd92d9c




霞喀羅古道養老段登山口所在地的養老部落,位於尖石鄉秀巒溪左岸、西那吉山北麓,海拔900至1500公尺之間的山中,部落主要居民為泰岡社遷來居住的泰雅族人








霞喀羅為泰雅族語的烏心石,山區盛產烏心石故而得名,此路線為日治時期修築警備道路,沿途可見早期的駐在所遺址


上午11點左右從養老登山口出發,我知道老師他們一群人不會走太遠,所以我跟老師說今天我想走遠一點,然後就先行上路了


養老登山口的停車場附近有一些當地的族人在販售蔬果等農產品





初秋的景色























這片茂密孟宗竹林的所在地,也就是以前日治時期的栗園駐在所(位在古道19K處)





古道沿途,偶爾可以看到用竹子圍起來的柵欄,表示該路段已崩塌






過了栗園接續再走2K後,就會抵達霞喀羅古道楓林最密集的「馬鞍駐在所遺址」,此處海拔約1400米,位於古道約17K處,建置於1922年,1959年撤棄,馬鞍的名稱來由是一位最早來此開墾的泰雅族原住民Bawan,日人音譯為馬鞍,因而得名。

目前駐在所基地、大門、石階及夯土牆仍可辨認,登山客時常入內參觀。此地附近有大片的楓香造林,每到秋季,楓葉逐漸轉紅,是古道內一大美景。














武神駐在所遺址,位在古道約14.5K處



遠眺白石吊橋


崩塌地,設有警示牌,此處需取左上新路徑高繞




下午1點20分左右抵達白石吊橋



白石吊橋,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十年(1921年),橫跨薩克亞金溪,橋長145公尺,深達90公尺



走在高聳且暴露感極高的吊橋上,底下是百米深谷,難免會有膽顫心驚的感覺


白石吊橋今年吊橋剛好滿100歲,行走在吊橋上,目光所及盡是秀麗的溪谷景緻,以及兩岸蒼翠的山巒,令人目不暇給


薩克亞金溪谷的景色十分秀麗


薩克亞金溪為泰雅語之譯音,漢名白石溪,源起於中霸尖山,為大漢溪上游,水量大、水質清澈見底,向北流至秀巒,與大漢溪的最遠源流塔克金溪(泰岡溪)會合,成為大漢溪的直接源流馬里闊丸溪(玉峰溪)







過了白石吊橋後,再續行1.5公里,爬升海拔約200公尺,就能抵達有名的白石駐在所(位在古道約11.8K處),不過今天時間有限無法續走,在養老端橋頭暫歇後,即原路返程


簡單吃了一顆蘋果當午餐後,隨即原路返程下山




來的時候是陡下,回程變成爬天梯陡上



巨大的芭蕉葉









回到17K馬鞍駐在所遺址,在此小休息後再上路












回到22K霞喀羅古道養老段登山口


回程到內灣老街附近用餐










熱門文章

[平成26年7月25日~28日]北アルプスの夏 ♪ 厳しく美しい後立山連峰南部3泊4日縦走★白馬八方から針ノ木岳(テント背負)

Mar 2025【新竹五峰】油羅山森呼吸:擁抱原始柳杉林秘境之美(羅山林道第一登山口往返)

Nov 2024【陽明山溫泉】老字號「馬槽花藝村」的溫泉管線已恢復|在木造山景湯屋享受半露天硫磺溫泉

Aug, 2023【桃園大溪】桃園小百岳編號23-溪洲山步道|適合訓練腳力、還能觀賞石門水庫的山水景色

Jan 2025【苗栗泰安】泰安警光山莊泡湯&彰化CP值極高的日本料理|沐藏料理所X海龍王|彰化板前料理 ♨️🍁🥢🍲

Sep 2024【桃園龜山】大棟山405高地散步(視野遼闊可遠眺大台北盆地,還能欣賞百萬夜景的好地方)

Jun 24~25, 2022【南橫三星】庫哈諾辛山+【南臺首嶽】關山(進涇橋登山口)|2天1夜野營登山

Feb, 2024【台中西區】桃太郎日本料理|隱身巷弄裡的39年老字號無菜單料理|食材新鮮、自然美味

Mar 2025【桃園復興】高遶溪古圳步道健行(第二期步道已完工,全長2.6公里)|隱藏版道地新疆料理~胡同彭家老舖新疆拉麵

2019, July 7~8【中國山東】老司機帶你攀登72位古代帝王曾登臨朝拜,以五嶽獨尊名揚天下的泰山(歷史典故+遊覽路線+遊記+照片)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