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Aug 20【花蓮太魯閣】砂卡噹步道健行!清澈碧綠的砂卡礑溪此生一定要造訪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60公尺,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觀景平台,供休憩賞景。砂卡噹步道全長約4.1公里(到三間屋),須原路往返,可依個人時間和體力,規劃1~4小時左右的健行。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穿過砂卡礑隧道後,步道入口處的階梯就位在砂卡礑橋上。步道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步道本身是在1940年起先為了維護上層的水壩而興建,成立太魯閣國家公園後,就被規劃為景觀步道!砂卡礑步道的由來,據說源自於太魯閣族在這裡建社時,曾經挖掘出臼齒,當地原住民認為是祖先留下來的歷史痕跡,所以將此地稱作砂卡礑,也就是在太魯閣族語中「臼齒」的意思。這裡早期稱為「神秘谷步道」,到西元2001年,才將此地改為太魯閣族語口中的「砂卡礑步道」。
來花蓮太魯閣旅遊,最適合的交通工具應該是自行開車,或者也可以在花蓮的火車站附近,租借摩托車前來。時間充裕的話可以一併順遊太魯閣國家公園各處景點,像是長春祠、九曲洞、燕子口、天祥及布洛灣等,沿途景致美不勝收,更可以感受壯闊的峽谷山壁及雲霧繚繞的自然美景,更藉由谷底傳來的陣陣流水聲,來感受立霧溪切割峽谷的強大力量。
今天要從花蓮回台北,踏上回程之前,決定先去七星潭海岸和砂卡噹步道走一走!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穿過砂卡礑隧道後,步道入口處的階梯就位在砂卡礑橋上。步道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步道本身是在1940年起先為了維護上層的水壩而興建,成立太魯閣國家公園後,就被規劃為景觀步道!砂卡礑步道的由來,據說源自於太魯閣族在這裡建社時,曾經挖掘出臼齒,當地原住民認為是祖先留下來的歷史痕跡,所以將此地稱作砂卡礑,也就是在太魯閣族語中「臼齒」的意思。這裡早期稱為「神秘谷步道」,到西元2001年,才將此地改為太魯閣族語口中的「砂卡礑步道」。
來花蓮太魯閣旅遊,最適合的交通工具應該是自行開車,或者也可以在花蓮的火車站附近,租借摩托車前來。時間充裕的話可以一併順遊太魯閣國家公園各處景點,像是長春祠、九曲洞、燕子口、天祥及布洛灣等,沿途景致美不勝收,更可以感受壯闊的峽谷山壁及雲霧繚繞的自然美景,更藉由谷底傳來的陣陣流水聲,來感受立霧溪切割峽谷的強大力量。
今天要從花蓮回台北,踏上回程之前,決定先去七星潭海岸和砂卡噹步道走一走!
早上起床後,先到花蓮必訪的七星潭海岸去看海。
今天天氣很好,以前從來沒有在七星潭看過這麼湛藍的海水。
離開花蓮市區,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
砂卡礑步道這裡有免費停車場可以停放車輛,若停車場車位已滿,也可以將車輛停放在砂卡噹隧道裡面。
此時天空開始下起小雨!
從砂卡礑橋上欣賞砂卡噹步道。
今天因為時間太晚,決定輕鬆走道五間屋就折返!來回大約只需要一小時。
砂卡礑步道悠閒又愜意,沿途都有新鮮的空氣和美景相伴。
瞧這碧綠的溪水!
皺褶的山壁就好似抽象畫一樣!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其中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清澈湛藍的溪水流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大自然樂音。
五間屋臨時展售區
五間屋這裡賣的馬告香腸很好吃(40元一支)
回到砂卡噹步道入口
回程經過太魯閣長春祠,因為累了,所以只從停車處觀望拍照,沒有走過去看。
長春祠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距離太魯閣口2.3公里處,是為了奉祀當年闢建台八線中橫公路的施工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的225位工程人員靈位。
回程途中,在蘇花公路崇德休息站欣賞清水斷崖的美景!
民國42年由台灣文獻會所選拔,清水斷崖和玉山積雪、阿里山雲海、雙潭秋月、大屯春色、安平夕照、魯谷幽峽、澎湖漁火並列為台灣八景。
看到有人在這裡作畫。
清水斷崖是一面臨太平洋的斷崖,位於花蓮縣北部,隸屬於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崇德、清水、和平等山臨海懸崖所連成的大塊大石崖 。長久以來受到板塊擠壓運動造成陸地上升的結果,再加上長年受到風化和海蝕作用,形成坡度極為陡峭的懸崖。
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約12公里的路段,都屬於清水斷崖的範圍。由蘇花公路望去,視野遼闊,遠眺太平洋碧海藍天、崖壁如鞘地形相當險峻、浪花拍擊在礁岩上驚濤狂瀾,景觀十分壯麗。是東海岸線觀景及攝影的絕佳景點,名列台灣八景之一,也號稱是世界上第二大斷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