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Dec 19~30【杭州、北京、天津~11天之旅】北京~鐘樓、鼓樓、寶鈔胡同、老石水餃、山東嗆面饅頭、王府井大街
今天依舊在旅館睡到接近中午,朋友上午有個訪問,所以早上先出門了,中午我們約在鼓樓大街附近碰面,由於想不到要去哪兒,於是臨時決定到鼓樓和鐘樓上面去參觀,剛好有觀賞到下午1點多的打鼓表演,參觀完鼓樓和鐘樓之後,散步到了「寶鈔胡同」裡面,正好發現一間「老石水餃」店,看起來感覺還不錯,於是進去裡面用餐,兩人點了兩盤水餃和一碗西紅柿雞蛋湯,之後又在街上隨意晃晃,無意間看見一間「山東嗆面饅頭店」,店前排著長長的人群,還有類似電視台的攝影師和主持人在訪問店家,朋友說想要吃吃看,於是我們就跟著排隊買饅頭,看著每位客人一次都買了好幾十顆饅頭,我們卻很寒酸的只買了一顆饅頭。饅頭店旁邊剛好有一位大嬸在賣糖炒栗子,朋友很喜歡吃栗子,於是兩人又買了一包栗子邊走邊吃,而那顆山東大饅頭,則被我們一人咬了一兩口後,就被放進背包裡冷落了!在街上沒有目的的逛到下午四點多,繼續沿著南鑼鼓巷散步,走到了地鐵站,之後搭乘地鐵到了「王府井」,先到王府井小吃街,買了溫的酸奶和烤肉串裹裹腹,接著陪朋友去逛王府井大街上的帽子店,然後再到APM百貨樓上的港式茶餐廳用餐,用完餐便搭地鐵回南鑼鼓巷站,然後慢慢散步回到旅館。
北京鼓樓和鐘樓都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的地安門外大街上,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擊鼓報時之處。與一般鐘鼓樓東西對立排列不同的是,北京的鼓樓在南,鐘樓在北,一前一後地坐落在古城中軸線的北端,與南面的景山遙相呼應。西元1996年,北京鼓樓、鐘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鼓樓的建築風格是宮殿式的建築,採用紅牆、灰瓦綠琉璃剪邊,整體顏色鮮豔喜氣許多,歷史上鼓樓曾經過三毀四建,多半是毀於戰亂和火災。而所謂晨鐘暮鼓,指的是鐘鼓樓每天兩次鳴鐘,寅時的稱為「亮更」,戌時的稱為「定更」。戌時開始在每個更次擊鼓,直到次日寅時。
鼓樓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地安門外大街北端,為古代城市的報時台。清代劃每夜為五節,每節為兩小時,晚7時至9時(戌時)曰定更(又稱起更或初更);9時至11時(亥時)曰二更;11時至此次01時(子時)曰三更;1時至3時(丑時)曰四更;3時至5時(寅)曰五更;五時(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後撞鐘。而二更至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擊鐘鼓時先快擊十八響,再慢擊十八響,俗曰:“緊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108響。
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重建鐘鼓樓。據談遷《北遊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西元1654年)二樓毀於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重修。
西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鐘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築倖免於毀。民國年間鐘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西元1923年)將鼓樓改為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為齊政樓。 1957年鐘鼓樓被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鐘鼓樓,西元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鍾樓相繼開放,隨後作為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築得到了保護和利用。西元1996年,鐘鼓樓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要上去鼓樓和鐘樓都必須買票,然後一樣都得爬上非常陡峭的樓梯,才能到達頂樓
從鼓樓上面俯瞰北京的街道和建築
下午一點多,鼓樓上面會有打鼓的表演,但是得買票才能上去看
因為鼓樓的樓梯真的很陡,所以上樓困難,下樓更加不容易
參觀完鼓樓後,接著跑到鐘樓去參觀!鐘樓和鼓樓的建築風格不太一樣,鐘樓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後毀於戰火,在明朝永樂年間重建,但不久後又被毀,到清朝乾隆時又再重建,這次的重建為了避免再次被燒掉,所以全用磚石建造。鐘樓的外觀以灰色調為主,搭配黑色琉璃瓦,綠色剪邊,鐘樓樓上掛有一個大明永樂吉日所鑄的大銅鐘,鐘聲悠遠源長、圓潤洪亮,據傳在過去北京還沒有高大建築時,鐘聲可傳播數十里遠。
在鼓樓和鐘樓底下,都有許多的人力車可以搭乘,這些人力車就是載遊客遊覽胡同的還有幾個名人的故居。
鐘樓在鼓樓以北約100多米處,原是元代萬寧寺的中心閣,始建於至元九年(西元1272年),後來毀於戰火。明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與鼓樓一起重建,成為鍾樓,但不久後就再次被毀。清乾隆十年(西元1745年)奉旨重建,兩年後竣工。這次為了防止火災,建築全部採用了磚石結構。曾被北京防空指揮部作為辦公地,西元1980年代後謄退。
鐘樓佔地約6000平方米,為重簷歇山頂建築,通高47.95米。底層基座的四面均有券門,內設75級石階可上二層的主樓。主樓面闊三間,上有黑琉璃瓦綠剪邊覆頂,下有漢白玉須彌座承托,四面分別開一座券門,券門的左右各有一座石雕窗,周圍環繞著石護欄。
鐘樓的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鐘架,懸掛“大明永樂吉日”鑄的大銅鐘一口。鐘高7.02米,直徑3.4米,重63噸,是中國現存體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銅鐘,有“鐘王”之稱。它的鐘聲悠遠綿長,圓潤洪亮,在過去北京城尚無高大建築的時代,可以傳播數十里遠。原先鐘樓內懸掛的並不是這口鐘,而是同樣為永樂年間所鑄的一口大鐵鐘,但因為音質不佳,後來才改用銅鐘。原鐵鐘則被置於牆邊,目前已被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收藏。
從鐘樓上面俯瞰北京的街道和建築
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鐘樓
參觀完鐘樓後,散步晃進了「寶鈔胡同」,隨意挑選中午要用餐的店家。寶鈔胡同,在明朝屬金台坊,稱倒鈔胡同,相傳元時倒鈔司設於胡同南口。立有「倒鈔法」,元朝實行紙幣,回收舊幣,償以新幣。倒鈔司是負責全國新舊紙幣兌換的機關,故名。
在寶鈔胡同閒晃時,朋友看見了一家令她感興趣的餃子館,因為看見門口掛有一個該店家獲選TripAdvisor的2013年度卓越獎的證書,於是便走進店裡瞧瞧!
老石水餃店裡頭的水餃還不錯吃,價格也不會很貴,我和朋友兩人各點了一盤不同內餡的水餃,另外叫了一碗西紅柿雞蛋湯。雖然如此,個人還是比較偏愛位於安定門內大街上的「餡老滿」餃子店(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時,去吃一次就望不掉的餃子店)。
老石名叫石新忠,河北保定人,雖然來京十幾年了,但是一口保定話讓人聽得是抑揚頓挫,百轉千迴。這家位於寶鈔胡同的小店開業於2008年8月8日,和北京奧運會開幕同一天,不過和北京奧運會無與倫比的成功相比,老石水餃前兩年生意略顯冷清,直到2011年才開始火起來,並專門有了一幫老外擁躉。據說,現在在老外的圈子裡,老石水餃那是相當地出名。
西紅柿雞蛋湯(其實就是蛋花湯)
老石水餃很好找,從鼓樓東大街沿寶鈔胡同向北步行約三百公尺就可以找到,同時它靠近南鑼鼓巷,吃完餃子還可以去南鑼鼓巷裡頭逛一逛。老石水餃的地址是:北京市東城區寶鈔胡同74號。
吃完水餃後,在街上隨意漫步時,正巧看見這家店門口排著長長人群的山東饅頭店,朋友說想吃看看,於是我們也跟著排隊買了一顆山東大饅頭來品嚐。
朋友說想去逛街,於是傍晚從南鑼鼓巷地鐵站搭乘地鐵到王府井去逛街
王府井大街是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中部的一條大街,也是北京市的著名商業街,王府井大街北起美術館東街南端,與五四大街、東四西大街連接,南至東長安街,與台基廠大街連接,全長1.8公里,其中南段是王府井步行街。
王府井小吃街是北京及各地名優風味小吃的薈萃之苑,位於王府井大街好友世界商場的南側,街內除風味小吃以外,還有專門售賣、製作民間工藝品、民俗用品的舊式攤位。
王府井小吃街從傳統名吃糖葫蘆、臭豆腐,到西式糕點、沙拉,從海南的椰子,到北京的爆羊肚、新疆的羊肉串,風味不同的各地小吃連成一條長街。
晚餐在王府井APM百貨樓上的一間港式茶餐廳用餐,吃完飯慢慢散步回地鐵站,搭乘地鐵回南鑼鼓巷的旅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