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3的文章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①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秋田~探訪有日本溫泉界頂點之稱的秘湯乳頭溫泉鶴之湯)

圖片
飛機穿過厚重的雲層,眼前的世界瞬間變成一片白茫茫。大片的雪花,像是鵝毛般漫天飛舞,所有景物都披上了一層潔白的冬衣,只剩下模糊的輪廓,分不清是房屋、樹木還是道路。 下了飛機,一股寒風迎面而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但也同時被眼前這片銀裝素裹的世界深深吸引。這就是東北的冬天啊!雖然寒冷,但卻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如同一個冰雪的童話世界,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我知道,這場大雪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幾天的旅程,將會是一場與冰雪共舞之旅。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抱這片雪國大地,體驗這份獨一無二的冬季風情。 秋田位於日本本州島的北部,瀕臨日本海,冬天受到西伯利亞冷氣團的影響,降雪量非常豐沛。聽說這裡的雪可以堆積到好幾公尺高呢! 秋田的冬天,雖然寒冷,卻充滿了活力和熱情。首先,你可以在森吉山滑雪場滑雪,從雪道上俯衝而下,感受速度與激情!聽說那裡的樹冰也很有名,可惜這次我們沒時間去欣賞。 除了滑雪,秋田還有許多有趣的冬季活動。在橫手市的「橫手雪屋祭」,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雪屋,晚上點上燈,更是夢幻!聽說在雪屋裡還可以喝甜酒、吃麻糬呢! 當然,來到秋田,也別忘了品嚐當地的冬季美食。熱騰騰的米棒鍋,配上秋田特產的比內地雞和新鮮蔬菜,暖胃又暖心!還有,在寒冬中泡個暖呼呼的溫泉,更是人生一大享受! 剛踏進秋田機場的入境大廳,我就被眼前一個氣勢磅礡的「生剝鬼」給震懾住了!他身披粗獷的稻草蓑衣,手持木棒和裝滿白色紙片的桶子,臉上那副紅色面具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獠牙外露、怒目圓睜,彷彿下一秒就要衝過來似的。 「生剝鬼」(なまはげ)是秋田縣男鹿半島的傳統民俗人物,也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傳奇角色。據說,生剝鬼是山神的使者,每年除夕夜都會來到村莊,挨家挨戶地驅趕懶惰和邪惡,為人們帶來好運和豐收。他們會大聲吼叫:「有沒有愛哭的小孩?有沒有不聽話的小孩?」,嚇唬孩子們要乖乖聽話,認真學習。 雖然生剝鬼看起來很可怕,但他們其實是善良的,是來保護人們的。生剝鬼的形象也反映了秋田人民勤勞勇敢、不畏艱難的精神。 生剝鬼的故事世代相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年除夕夜,男鹿半島的村民都會舉行「生剝鬼節」,年輕人會裝扮成生剝鬼的樣子,挨家挨戶地拜訪,祈求來年平安順遂。 接著,我們從機場搭乘路線巴士來到了秋田車站,上次來造訪這裡,已是十年前的往事了。一踏進車站,我就被眼前這隻巨大的秋田犬玩偶給吸引住!它憨態可掬地趴在車站大廳中央,吐著粉嫩...

2013.5.25~26【新阿溪縱走】眠月線鐵道線探勘。順登松山、萬歲山、小笠原山、對高岳

圖片
自從5/10從嘉明湖回來後,平地一直都在下雨,原本5/25~26要帶一團15人去走能高越嶺古道西段( 奇萊南峰、南華山 ),不久前才開放入住的天池山莊我們也申請到了一些床位,原本正高興能去欣賞台灣目前最豪華的山屋,想不到活動前幾天林管處發佈消息,因連日豪雨造成能高越嶺古道的道路又坍方了,無奈只好將此活動延期再辦。 週四查了天氣預報,資料顯示週末兩天中南部的天氣似乎還不錯,於是決定跟中部某職業登山隊來去走「新阿溪縱走」眠月線探勘行程。阿溪縱走是指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走到杉林溪的縱走路線,沿途景觀多樣,有鐵路、隧道、森林、神木、溪流、蟲鳴、鳥叫等迷人景色,這條跨越南投、嘉義兩縣,沿途起伏和緩的路線,在60、70年代曾經是非常熱門的健行路線,也是許多4、5年級生共同的回憶;可惜921地震之後,阿溪縱走這條路就不是那麼好走了,只有探勘的隊伍才會嘗試。但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在沈寂了近10年後,由東吳校友登山社另闢「新阿溪縱走」路線,就是從阿里山沿著早期的鐵軌走,高繞「松山」後下至水漾森林,再出杉林溪:新的路線這幾年已經有許多登山隊伍陸續跟進,也讓塵封多年的阿溪縱走路線,正式風華再現! 記得三年多前第一次接觸登山活動,當時走的路線就是從杉林溪上鹿屈山至水漾森林,再由千人洞出豐山,那次的登山行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難忘的記憶,也讓我喜歡上登山運動。而這次的眠月神木段探勘,正好可以填補上次路線所留下的空白,因為這次若能走完預定路線,也就等於將新阿溪縱走路線剩下的另一半拼圖給湊齊了。所以此行對我而言不僅是探勘行程,更是一趟別有意義的懷舊之旅啊! 這次的探勘行程只有6位團員,週五晚間從台中出發,途中我們順路到斗六某間新開的登山用品店去打招呼,在店裡參觀閒晃時,一位團員靠了過來朝我看了看,並問我說:「我們是不是在哪見過面?」,我朝這位大哥的臉端詳了一會兒,卻無法想起曾經在哪見過,於是他問我過去曾經參加過哪些登山活動,一一列舉之後,答案終於揭曉,原來我們曾在三年前的 嘉明湖活動 上見過面。只是當時並沒有和這位大哥有太多的交談,因此腦中沒有太深刻的記憶,沒想到竟會在三年後再次碰面而且被認出來,直覺不可思議,這也間接證明登山圈子真的很小。 車行阿里山公路的途中,聽大夥兒閒聊起一些登山趣事,也談論到最近因攀登「洛子峰」而不幸殉山的登山家李小石先生,而我只是在一旁聽著大家的想法,並在...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