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④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福島~探訪豬苗代湖、磐梯山、會津若松城&千年古湯 蘆之牧溫泉)

圖片
今早6點半起床,準備7點去使用昨天事先預約好的貸切露天風呂,這是「御宿萬葉亭」的名物,每一組住宿客人可以免費使用40分鐘。庭園裡的半露天的風呂,有兩個浴缸,一次只能容納最多三個人同時使用,左邊圓形的浴缸水溫很高、右邊橢圓形的浴缸水溫較低。雖然旅館裡面也有露天浴池,但是早晨享受一下這個庭園裡的露天風呂,也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細密的雪花輕輕飄落,落在庭園的樹木和灌木叢上,覆蓋上一層柔軟的白色。原本翠綠的植物,此刻都披上了銀裝,枝條低垂,彷彿在向雪國的冬天致敬。 遠處的樹林,也都被白雪覆蓋,形成一片靜謐的雪白世界。偶爾,一陣微風吹過,樹枝輕輕搖晃,雪花便如柳絮般飄落,在空中舞動。我泡在熱氣氤氳的溫泉浴池中,早晨的寒意逐漸消散,而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雪景,身心都得到了徹底的放鬆。 聽聞中之澤溫泉的溫泉源自百年前的一場驚天動地的災難,根據我在旅館裡看到的白板資料,那場災難就發生在西元1888年,也就是明治21年的7月15日。某天的夏日清晨,本應是寧靜祥和的,卻被一連串不祥的預兆打破。從幾天前開始,大地就隱隱作祟,到了7點左右,地鳴聲愈發劇烈。早上7點45分,一陣劇烈的搖晃襲來,還沒等眾人回過神,便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只見磐梯山的方向升起了一根巨大的柱狀物! 這根由岩石、土壤和水蒸氣組成的巨柱,扶搖直上,直衝雲霄,那景象,簡直就像是電影裡的末日場景!據說當時的景象如同「日食」發生一般,天地瞬間陷入一片黑暗。緊接著,夾雜著火山灰和被岩漿加熱的水蒸氣的「熱雨」傾盆而下,這場「熱雨」引發了大規模的土石流,不僅摧毀了沿途的村莊,更將河流截斷,形成了三個新的堰塞湖。而這三個湖泊,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檜原湖、小野川湖和秋元湖。 白板上那張手繪的「會津磐梯山爆發」示意圖,生動地還原了當年的場景。磐梯山被炸掉了一大塊,山腳下的村莊被夷為平地,原本流淌的河流被截斷,形成了三個巨大的湖泊。這幅景象,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威力,也對當年受災的民眾感到深深的同情。 然而,這場災難卻也孕育出了新的生命——溫泉。白板上寫著:「中之澤溫泉,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是湯治場」。據說,這裡的源泉來自安達太良山的火山口,直線距離約7公里。沼之平地區在過去還是人們採集硫磺的地方,這裡出產的硫磺純度高達99%,品質極佳。 這裡的溫泉,屬於酸性泉,自古以來就以其強大的療效而聞名。泉水源自地下水與天水、加上活躍的火山活動交互影響的...

【March 18~24, 2012 日本京都、鎌倉、高尾山自由行】Day3 京都漫步~北野天滿宮、金閣寺、銀閣寺、大文字山

第三天早上十點多起床,到飯店外的巴士站搭乘巴士前往「北野天滿宮」。天滿宮是祭祀學問之神-菅原道真,許多信眾會來此祈求考試順利、學業有成。在京都,北野天滿宮是公認最值得一去的賞梅勝地,而最有名的就是它初春的梅花,但它秋天時的紅葉據說也是很美的~


「北野天滿宮」的鳥居~


北野天滿宮(きたのてんまんぐう)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區的神社。天滿宮是以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為祭神的神社,菅原道真因為政治上的不遇,蒙上不實之罪,被讒言所害,遭流放到現在福岡的太宰府鬱鬱而終;去世之後,在平安京落雷等天災異變相繼發生,落在清涼殿的雷打死了大納言藤原清貫,所以道真也被視為雷神,而被稱為天神(火雷天神);「天滿」之名則是由「道真的怨靈變成雷神、充滿了天際」而來。


全日本大約有106個天滿宮,京都的北野天滿宮、福岡縣的太宰府天滿宮和大阪的大阪天滿宮被稱為三大天滿宮,也有一説是將北野天満宮和太宰府天滿宮視為一體,再加上山口縣的防府天滿宮、為三大天滿宮。


天滿宮境內種有多達六千棵的梅樹,每年的2月25日為梅花祭,有著名的「飛梅傳說」,初春時盛開的梅花  將境內點綴得色彩繽紛。這裡的梅花稱為「獻梅」,是日本各地奉納天神的貢品,這次來訪剛好遇上採收青梅放在天滿宮前曬太陽。


北野天滿宮的大山門~


天滿宮內的白梅樹與石之臥牛像。




「北野天滿宮」之正殿。





天滿宮祭祀是有料的,不過搖鈴祭拜也是可以的。



































北野天滿宮內的「梅苑」。一到花季,平時禁止進入的梅苑便會開放給公眾賞花。2萬坪範圍內種有超過50種共1500棵梅樹,規模為京阪神地區之最。(梅苑開放日期,平成24年2月10日(金)~3月下旬)


北野天滿宮院內有頭銅牛,據說撫模牛頭便聰明百倍。



離開北野天滿宮後,接近下午一點時,搭計程車來到了「金閣寺」。金閣寺是旅人們初次造訪京都的必遊景點之一,它的的正式名字為「鹿苑寺」,是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位於京都盆地西北相連的北山山腳,西面是衣笠山,背面為左大文字山的觀光聖地。鎌倉時代貴族的西園寺公經的別墅,在轉讓給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後,被建造為”北山殿”。原本是建造為山莊,義滿死後,被改建為寺。


金閣寺是一座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的日本古剎,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其名稱源自於日本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又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又被暱稱為「金閣寺」。


鹿苑寺除了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也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金閣寺(舍利殿)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一樓是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三種不同時代不同的風格,卻能在一棟建築物上調和完美,是金閣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裡有許多風格別緻的日式造景,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西元1397年,隱退的將軍足利義滿開始興建金閣殿,作為他新宅邸的一部分。在西元1408年義滿公過世後,金閣寺才改為禪寺。 金閣殿本來是作為舍利殿之用,是收藏神聖的佛陀遺骨,並鑲貼金箔。


金閣寺曾多次被燒毀包括應仁之亂,對上一次在1950年被一位宗教狂熱的僧人自焚而燒毀,目前的建築是在西元1955年重建的。而由足利義滿的孫子所興建的銀閣寺是參考金閣寺而建成的。













金閣寺建立在的北山文化時期,這期間京都大大發展,豐裕貴族漸漸增加。金閣寺正是反映了當時的太平盛勢,而建築內的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建築風格。


1樓是平安時期用於宮殿建築物的新殿風格,其天然的木柱和白石膏牆與鍍了金的上層作成很強烈的對比。釋迦牟尼和足利的雕像就儲存在這層。雖然不可能進入亭子參觀,但通常這層的前窗是開着的,所以如果你跨着池塘仔細地看過去認該可以看到雕像。



2樓在日本武士住所的武家風格,裡面是一位坐下的觀音菩薩,旁邊有四天王的雕像,這層的外壁是鍍金;3樓和頂樓是以中國禪堂為建造風格,裡外都鍍金,屋頂還有一隻金色鳳凰。



金閣寺園內可走動的範圍不大,不計算在池塘邊拍照,花約十分鐘便可以走完。隔着池塘看金閣寺之後,訪客會經過總教士的前居所,又稱「北条」,但同樣是不開放給公眾參觀。沿但頭轉向另一邊,大家可以近距離觀看金閣寺。


寺後的庭園保留了「良光」時的原貌。 庭園內還有其他的觀景,例如被說決不乾涸的「安眠澤」,及遊人向幾尊石像投擲小錢, 祈求好運。 繼續前進將你帶到石庭茶室,是在江戶時期期間加建。











金閣寺到此一遊 ~


在許多外國人的印象中,對日本最深的印象一個是富士山、一個是藝妓、另一個就是金閣寺。金閣寺的金碧輝煌,的確讓人驚豔且印象深刻。




金閣寺的庭園(含鏡湖池)地約9.2公頃左右。鏡湖池的池水雖然不是非常清澈,但湖面十分的平靜,清晰的映著湖面上所有的景色~



從每個角度欣賞金閣寺都有不同的美感。






金閣寺北邊有個小瀑布稱為「龍門瀑布」。在瀑布裡有放一個石頭,視作為鯉魚,稱為「鯉魚石」。龍門瀑布打在鯉魚石上,印證了中國一句成語「鯉魚躍龍門...」。游上瀑布則化為龍,游不上仍為魚。鯉魚石的頭很尖,說是鯉魚也滿像的。


金閣寺境內的不動堂~


檢視較大的地圖

午餐就在金閣寺外面街道上的一家自助式餐館用餐。



吃完午餐後,搭乘巴士在接近下午四點左右來到了京都著名的「銀閣寺」,銀閣寺的正式名稱為「東山慈照寺」,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名稱源自裡面俗稱為「銀閣」的觀音殿。銀閣寺在1995年作為「古京都的歷史遺跡」的一部分而被指定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銀閣寺,顧名思義就是銀色的亭閣;是一座位於京都東山山腳下的禪宗寺廟。西元1482年,足利義政將軍在今日的寺院地區的土地上建了他退休後用的行館。幾年後,模仿金閣寺(金色的亭閣)所建的銀閣寺完工。本來要在亭閣上貼付銀箔的計畫則從未實踐。這個行館在義政公於西元1490年過世後,轉為禪宗寺廟。



因為足利義政在寺院內建了一座觀音殿,這座觀音殿又稱作銀閣,所以包含觀音殿在內的全體寺院俗稱「銀閣寺」。雖被稱為銀閣寺,但不像有數層金箔裝飾的金閣寺,銀閣寺並沒有使用銀箔。慈照寺之所以被稱為銀閣寺,是因為慈照寺中,有個被稱為銀閣的觀音殿。據說當初銀閣寺計畫使用銀箔裝飾觀音殿,但創建人足利義政在建築途中去世,雖有眾多說法但沒有人知道真情。


由於是一處痴迷藝術將軍的退休別墅,銀閣成為當代文化中心,被稱為東山文化,他祖父的時代是北山文化。不同的是北山文化,仍僅限於京都的貴族圈子,而東山文化對整個國家產生了廣泛影響。在東山文化期間,藝術得到完善的發展,包括茶道,花道,能劇,詩歌,園林設計和建築。



銀閣寺內的「銀沙灘」以及圓錐台形的「向月台」,此部分並非庭院原來面貌,而是江戶時代後期經大規模修改成型的。據說白砂會因月光的反射而成「銀沙灘」、而「向月台」上是坐待月昇東山的位置。


一進入園區範圍第一眼便可以見到銀閣。銀閣是用了兩種不同建築風格的兩層建築物,銀閣內放置了觀音像。然而,建築内部是不開放给公眾的。 盡管它的名字,銀閣從未被舖上過銀箔。因它與金閣寺相似,所以被俗稱銀閣。另一解說是當月亮照上去,给它一個银色的外觀。 園區範圍內只有兩個建築物,逃過了幾個世紀中發生過的很多火災和地震,但它一直定期進行翻新工程,屋頂剛剛被翻新,及改善了其抗震性。這些工程已於2010年春季完成。


庭園西北邊的角落有高約60公分的「銀沙灘」。「灘」意味著大海,傳說是模仿中國的西湖。銀沙灘西南邊有高約180公分的向月台。日本建築都是由建築旁邊或是斜邊採光,所以許多寺院或是民宅的庭院都會使用容易透過反光以採光的白沙。銀閣寺庭園的銀沙灘不只是外觀漂亮也可以把太陽與月亮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京都的庭園喜歡採用白川沙。因為把花崗岩打碎而製造的京都特産的白川沙,比起一般的沙,光的反射率很高。



本堂的旁邊是「東求堂」(國寶),原本是供奉阿彌陀如來的阿彌陀堂,裡面有4.5榻榻米大的自習室,被認為是典型的"書院"建築風格。該建築及自習室並不向公眾開放。經過東求堂後是苔蘚花園,池塘中有坐禪石,仙桂橋和仙袖橋等。沿徑可爬上建築物後的小山,從那裡可看到銀閣寺的全景及部分京都市。最後,遊客可以在回程時再經過銀閣前再藐一眼。



美麗的銀閣寺,其庭園可分為山上和山下兩個區域。山上是以白石舖成的枯山水庭園,山下則是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迴遊式庭園景觀。順著庭園間的小徑,一路散步到後山,不只欣賞到園匠用心栽培的花木,還有閃爍在陽光下的苔園,還可以一覽整個銀閣寺的全景。銀閣寺的庭園被指定為特別史跡以及特別名勝。









銀閣(國寶)建於1489年,正式名稱為「觀音殿」,為慈照寺的象徵。因為經常被拿來和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足利義政的祖父)建造的金閣相比,故此得名。而寺院全體也因此俗稱為「銀閣寺」。


銀閣為雙層、寶形的建築結構,柿葺屋頂上有一隻和金閣同樣的金銅鳳凰,應該是來自平等院鳳凰堂的靈感。底層的「心空殿」為普通住宅風格,上層的「潮音閣」為方形三間的禪宗式樣佛殿。此樓同時也融入了日本傳統的「書院造」住宅風格,成為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物。





檢視較大的地圖

逛完銀閣寺後,又走到到後面一個遊客稀少,幾乎沒什麼人的「八神社」去看看~







離開八神社之後,又在附近的街道隨興走走晃晃,無意間發現了這個木牌令我眼睛為之一亮,原來銀閣寺的後方有一座「大文字山」可以登山啊!雖然事先沒有做過功課,不知道走上山頂要花多久的時間,不過心想反正天還亮,乾脆走上去看看好了~





走了一小段水泥路之後,下午四點半左右走到這裡,這裡就是大文字山的登山口了~




上山的途中幾乎沒有遇到幾個人,不過倒是有遇到幾位在山上施工的工作人員。








接近下午五點左右,抵達大文字火床~


大文字火床是眺望京都市的絕佳展望點~


當我走到這裡時,遇到一位正要下山的日本正妹,於是請她幫我拍張到此一遊。之後她也拿出相機請我幫他拍張照片,然後用日本口音的英文跟我說了thank you。


大文字山又名「如意岳」,在山的中腹設有75座火床,形成「大」字,每年八月十六日的「大文字焼祭」,山上會火燒大文字來祭祀祖先,來京都觀賞的遊客可是數以萬計!大文字燒正確的名稱是「五山の送り火」,在京都四周的五座山上,以排列「大文字」「左大文字」「船形」「鳥居形」「妙法」等型樣的火炬進行燃燒祭典,除了除厄消災,也是透過這儀式與祖靈交通。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這大字是代表人,會燒掉人的75個煩惱。有煩惱的朋友不訪去看看。



放上幾張全景照~



從大文字火床走到大文字山頂的途中,其實並沒什麼特別的景色,當你在路旁看見這個山友製作的指示牌就表示大文字山的山頂快到了~


下午5點15分左右終於抵達大文字山山頂,上山共耗時約35分鐘~


大文字山的山頂有一個廣闊的平台可供山友休息欣賞風景~


大文字山海拔466公尺,山頂有一三等三角點。




大文字山山頂到此一遊~




雖然山頂的視野很好,不過這裡的view還是不像大文字火床那麼壯觀~在山頂休息十分鐘左右,老姊來電,於是便趕緊啟程下山。






黃昏、夕陽、背影



「哲學之道」從若王子神社到銀閣寺,全長約2公里,與琵琶湖疏水分流渠並行,是京都著名的旅遊散步小路,頗有小橋流水之趣。「哲學之道」是由於日本的哲學家西田幾太郎經常在此散步而得名,是「日本之路百選」選定的散步道路。


晚餐到京都車站樓上的餐廳用餐~然後準備要搭乘晚上的新幹線返回橫濱,結束這三天的京都自由行了。


準備搭乘20:53的東海道・山陽新幹線のぞみ(Nozomi)號返回橫濱~


新幹線列車進站~再見了,京都!下次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熱門文章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①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秋田~探訪有日本溫泉界頂點之稱的秘湯乳頭溫泉鶴之湯)

Feb, 2024【台中西區】桃太郎日本料理|隱身巷弄裡的39年老字號無菜單料理|食材新鮮、自然美味

2019.10.9~13【令和元年の紅葉の山旅へ PART①】秋の贅沢、黒部川の源流へ北アルプス深部を縦走5日間!Day0、Day1(前泊、折立~藥師岳山莊)

台中【馨苑小料理】西區店|巷弄裡的人氣台菜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美食|提供合菜、個人套餐

【秋季清邁遊 Part 5|Visit Mae Ya Waterfall and Wachirathan Waterfall】The 6 Day Itinerary To Explore Chiang Mai And Northern Thailand's Mountains

Jan 2025【苗栗泰安】泰安警光山莊泡湯&彰化CP值極高的日本料理|沐藏料理所X海龍王|彰化板前料理 ♨️🍁🥢🍲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②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仙台~品嚐極上米澤牛&奧羽的百年藥湯-鎌先溫泉)

April, 2023【彰化芬園】步道平坦好走!彰化八卦山「挑水古道」+十八觀音步道、碧山古道O形環走

Mar 2025【新竹五峰】油羅山森呼吸:擁抱原始柳杉林秘境之美(羅山林道第一登山口往返)

Dec 9, 2023【新北烏來】西羅岸環線~烏來三山健行(保慶宮起登,連走拔刀爾山〜高腰山〜美鹿山)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