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④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福島~探訪豬苗代湖、磐梯山、會津若松城&千年古湯 蘆之牧溫泉)

圖片
今早6點半起床,準備7點去使用昨天事先預約好的貸切露天風呂,這是「御宿萬葉亭」的名物,每一組住宿客人可以免費使用40分鐘。庭園裡的半露天的風呂,有兩個浴缸,一次只能容納最多三個人同時使用,左邊圓形的浴缸水溫很高、右邊橢圓形的浴缸水溫較低。雖然旅館裡面也有露天浴池,但是早晨享受一下這個庭園裡的露天風呂,也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細密的雪花輕輕飄落,落在庭園的樹木和灌木叢上,覆蓋上一層柔軟的白色。原本翠綠的植物,此刻都披上了銀裝,枝條低垂,彷彿在向雪國的冬天致敬。 遠處的樹林,也都被白雪覆蓋,形成一片靜謐的雪白世界。偶爾,一陣微風吹過,樹枝輕輕搖晃,雪花便如柳絮般飄落,在空中舞動。我泡在熱氣氤氳的溫泉浴池中,早晨的寒意逐漸消散,而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雪景,身心都得到了徹底的放鬆。 聽聞中之澤溫泉的溫泉源自百年前的一場驚天動地的災難,根據我在旅館裡看到的白板資料,那場災難就發生在西元1888年,也就是明治21年的7月15日。某天的夏日清晨,本應是寧靜祥和的,卻被一連串不祥的預兆打破。從幾天前開始,大地就隱隱作祟,到了7點左右,地鳴聲愈發劇烈。早上7點45分,一陣劇烈的搖晃襲來,還沒等眾人回過神,便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只見磐梯山的方向升起了一根巨大的柱狀物! 這根由岩石、土壤和水蒸氣組成的巨柱,扶搖直上,直衝雲霄,那景象,簡直就像是電影裡的末日場景!據說當時的景象如同「日食」發生一般,天地瞬間陷入一片黑暗。緊接著,夾雜著火山灰和被岩漿加熱的水蒸氣的「熱雨」傾盆而下,這場「熱雨」引發了大規模的土石流,不僅摧毀了沿途的村莊,更將河流截斷,形成了三個新的堰塞湖。而這三個湖泊,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檜原湖、小野川湖和秋元湖。 白板上那張手繪的「會津磐梯山爆發」示意圖,生動地還原了當年的場景。磐梯山被炸掉了一大塊,山腳下的村莊被夷為平地,原本流淌的河流被截斷,形成了三個巨大的湖泊。這幅景象,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威力,也對當年受災的民眾感到深深的同情。 然而,這場災難卻也孕育出了新的生命——溫泉。白板上寫著:「中之澤溫泉,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是湯治場」。據說,這裡的源泉來自安達太良山的火山口,直線距離約7公里。沼之平地區在過去還是人們採集硫磺的地方,這裡出產的硫磺純度高達99%,品質極佳。 這裡的溫泉,屬於酸性泉,自古以來就以其強大的療效而聞名。泉水源自地下水與天水、加上活躍的火山活動交互影響的...

【March 18~24, 2012 日本京都、鎌倉、高尾山自由行】Day2 京都漫步~元離宮二条城、伏見稻荷大社、平等院、祇園.花見小路

第二天早上9點多起床,10點多步行到飯店對面的世界遺產~二条城。買了門票之後,便從二条城的正門「東大手門」(重要文化遺產)進入參觀~
現在的京都二条城是德川家康所建,當德川家與豐臣家爭天下時(西元1610年左右),京都二条城就是德川家的主城。但是在1867年,德川家的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也是在京都二条城舉行「大政奉還」儀式,結束德川家的兩百多年興衰的統治史。京都二条城,就是這個歷史中的主角之一。


二条城是由德川家康所建,他是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他修建二条城是為了讓他自己及其子孫在京都有一個住所。 這座城主殿現在稱為二之丸(也就是「第二重城」的意思)是在1603年修建完成,後來由家康的孫子家光擴大,為二条城所加建了本丸殿(主城),包括著名的五重塔。在歷史洪流中,它保留了原本的樣貌,並以桃山時代建築聞名於世。


二條城可分為三個區域:本丸(主防線),在二之丸禦(第二防線)和一些包圍了本丸和二之丸的花園。整個城堡和本丸被石牆和護城河包圍。參觀者可通過東部的二條城進入城堡理。進入大門後有一間小亭,從這裡可租用英語音導覽(500日元)。再往前進會到達中國式唐門,是二之丸(二級防禦線)的入口。是二条城的主要景點「二之丸御殿」的所在。






位於堀川通的入口城門




二之丸御殿入口(面對唐門)一景。元離宮二条城內值得參觀的地方眾多,其中被列為國寶的「二之丸御殿」共有33個房間,800疊的塌塌米大。進入二之丸御殿需脫鞋,室內禁止拍照。

二之丸御殿由六棟建築從東南往西北方向排列,有點像是澄清湖「九曲橋」那樣;裡面最大、最高級的房間是「大廣間一之間、二之間」,換算成現代的面積大概是 24坪及22坪(各一個房間唷!),將軍常常在這裡接見諸候,有名的「大政奉還」也是在此發生。為了讓遊客感受當年的盛況,房間內還擺設了許多跪坐的人偶!


元離宮二条城原為織田信長所建,後為豐臣秀吉所繼承,因戰亂而毀,現存的二条城是慶長6年(西元1601年)徳川家康作為保衛京都御所,以及提供德川家族上洛時的住宿而重建,至今已有400年歷史。







慶應2年(1866年),第15代將軍徳川慶喜在二条城就任將軍職,但是在隔年的1867年徳川慶喜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發表大政奉還,結束了持續 300多年的徳川幕府,二条城也是見證了德川家族興衰,日本由江戶幕府跨入維新時代的歷史轉戾點。


二之丸御殿裡有3000幅以上的壁畫,其中954幅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圖畫有國寶松、老鷹、鳥等,全是由當時的幕府畫師狩野探幽為首的狩野派所畫,天花板上也有花等雕刻,富麗堂皇。 


1994年,二条城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中的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之一,是賞櫻及紅葉名所~


二之丸御殿外是二之丸禦園,是傳統的日本庭園,有大池塘,觀賞石和修剪整齊的松樹。


二之丸庭園是小堀遠州的代表作,是屬於桃山様式的池泉回游式庭園,池中有三個島,中央較大的是蓬萊島,南北兩邊有鶴島和龜島,是由石頭組成鶴形和龜形,表示神泉蓬萊之世界的庭園,所以又被稱為八陣之庭~



連結進入本之丸的東橋,底下是內堀(內護城河)。




本之丸當初營造的庭園,於天明8年(西元1788年)的大火災中燒毀而成為空地。現在的本丸庭園是1895年5月23日,明治天皇行幸本丸時命令在既存的枯山水庭園之上進行改造。由於明治中期時日本的庭園大多受西式庭園影響,所以本丸庭園也或多或少的加入了當時的風格。




站在天守閣遺址上居高臨下~



丸之御殿


二条城的內城區域的一旁有一個岩石建築高台,那是天守閣的遺跡。現在的二条城已經沒有高聳的天守閣,是因為在西元1750年因為落雷火災而遭焚毀。(早年興建的天守閣是一座五層的天守閣城堡)









二条城內的櫻花園~










二条城內的櫻花園~





二条城內的櫻花~










二条城內的天守閣遺址~












徳川家康重建當初的二條城只有二之丸的部分,規模不大,城牆也很低,城河也很窄。加藤嘉明等人建議擴大城河,傳說徳川家康說道,因為窄,才沒有辦法使長刀、不易駕船,而且可以提高火槍的正中率。二條城建好後,德川家康初次進入,8年後的1611年(日本慶長16年)德川家康在二條城內會見了豐臣氏最後的一位當主—豐臣秀賴。


日本寬永元年第3代將軍德川家光為了迎接後水尾天皇,在原有的二條城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張,同時著手進行了對殿舍的裝修,便是今日呈現的全城風貌。這次的大修築除了裝修原有的二之丸外,更在原有的基礎上加築了本丸和天守閣。1626年(日本寬永3年),天守、本丸和二之丸的建築正式完成。二條城不但建起了東西約500公尺、南北約400公尺的高大圍牆,並挖有壕溝。

1867年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給天皇之後二條城便隸屬於皇室朝廷所有。1871年(日本明治4年)改用為京都府廳。隨後1884年二條城改名為二條離宮,1939年天皇下賜京都市政府,並於隔年更名為「元離宮二條城」,正式對外開放。1893年(日本明治26年)執行本丸御殿的移築等大改修。


本丸和二之丸四周都圍繞綠地和樹木成蔭的人行道。種有不同種類的櫻桃樹,其中包括近400株遲開的品種。由於有許多不同品種,在二条城盛開的季節通常從三月下旬持續到整個四月份。 該城堡還有一個李園,通常從二月底到三月初盛開。青龍苑,是一半日式,一半西式,建於1965年的花園。是用來舉辦如茶道的文化活動。園內也有楓樹,銀杏等樹種,在十一月中開始提供絢麗秋色。





作為池泉回游式庭園的二之丸庭園,被認為是表示了神泉蓬萊之世界的庭園,所以又被稱為八陣之庭。庭園由複雜形狀的池,大小石頭所組成,擁有獨特的風格。


二之丸庭園自為迎接後水尾天皇而大肆興建以來歷經荒廢與多次修復,終於在幕府末期所進行的庭園改造工程達到現存景觀的規模。特別名勝,世界文化遺產。






地址:京都市中京區二条堀川西入二条城541
開放時間:08:45-17:00 (售票到16:00止) ;
休館時間:1.7.8.12月周二休假(遇國定假日則順延一天);12/26-1/4不開放
入園費用:600日圓(日間活動);夜櫻400日圓



最容易到二条城的走法是從東西線的二条城前站去。從京都車站,搭烏丸線到烏丸御池站,再轉乘東西線。從京都車站算起,全部路程約需15-20分鐘,費用250日元。此外,從京都站乘京都市巴士9號,50或101號(15-20分鐘,220日元),或從四条街的京都巴士12號(15分鐘,220日元)均可前往二条城。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中午搭計程車到京都車站附近吃午餐~



用完午餐,下午2點左右,從京都車站搭車到稻荷車站,前往「伏見稻荷大社」參觀~


伏見稻荷大社就在JR稻荷車站的對面,搭火車非常方便。


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的穀物和食物神,主管豐收。祂有兩個隨從,是白色的狐。由於稻荷神主管豐產,許多日本的企業也敬奉稻荷神,稻荷神已經納入日本神道教諸神的範疇,全日本有許多敬奉稻荷神的神社,最重要的是位於京都伏見區的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神社是位於京都南面的重要神社。以其主建築物後成千上的朱紅鳥居門聞名。山徑延伸進入神聖的稻荷山,山高233米。稻荷是神道教諸神中的農業之神,而狐狸被視為是祂的使者。因此,在稻荷神社中可以看到許多尊狐狸的雕像。 伏見稻荷神社具有悠久的淵源,早於794年首都遷往京都。





在神社的入口處矗立著門,這是由著名領袖豐臣秀吉於1589年捐贈。楼門後矗立著神社的主體建築本殿和其他建築物。



稻荷神的兩位隨從,是白色的狐,所以只要是供奉稻荷神的神社都會看到兩隻狐在神社前面。












稻荷神社的鳥居的顏色是統一的紅色,如果某些企業效益很好,會向神社敬獻一座鳥居,因此稻荷神社的鳥居和其他神社不同,經常在門前排有一列鳥居,有大有小。最壯觀的是伏見稻荷大社,幾千座鳥居分成幾排,從山腳一直排列到山頂。


在神社主殿後是排滿了鳥居陣的小徑的入口處,先有兩條平排的千鳥居門。 沿途的鳥居是由個人和公司所捐獻,每個鳥居的背面可以看到捐贈者的姓名和捐贈的日期。小的鳥居約40萬日元,大的增加至超過一百萬日元。




有名的千鳥居就在本堂的後面~












千本鳥居 綿延稻荷山的整座山頭~







從荒木神社這條路繞回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



下午3點半左右步行回稻荷車站,準備搭車到宇治車站前往平等院參觀。



下午四點左右抵達宇治車站~


出了宇治車站,步行一段路之後,沿著平等院表參道一直走就能抵達世界遺產「平等院」了!


平等院,位於日本京都府宇治市,沿著宇治川邊興建,是日本早期木構建築,據信是古代日本人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極致具體實現。


該院興建於西元1052年,由平安時代權傾一時的藤原賴通改建其父別院,規模相當今日1/2宇治面積的平等院乃為引入宇治川水,依佛教末法之境,在水池之西建造阿彌陀堂,水池之東則建構象徵今世的拜殿,打造『淨土庭園』之喻的代表建築,其規格更為後來日式庭園的參考指標。


古老的平等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面對「阿字池」而建,初期因置奉「阿彌陀如來」與51尊「雲中供養菩薩像」得名的「阿彌陀堂」,後因「阿彌陀堂」外型似欲振翅而飛的禽鳥,在中堂脊沿更有兩隻尊貴象徵的金銅鳳凰像,遂在江戶時期,更名為「鳳凰堂」。


「鳳凰堂」可說是集繪畫、建築、工藝與雕刻等藝術國寶於一堂之作,在『木造天蓋、雲中菩薩供奉像、鳳凰金銅像、梵鐘與壁畫』等稀有國寶級文物與「平等院」自身的歷史價值條件下,在西元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在現今流通的10日圓硬幣與10000日圓紙鈔背後,更可見「鳳凰堂」圖案,代表著此處對大和民族的重要意涵。




平安時代永承七(公元1052)年,藤原氏政權的全盛期,藤原賴通作為自己的別墅修建了平等院。院內引入了宇治河水,園中櫻花、杜鵑花和蓮花每年噴芳吐艷,藤原力圖在平等院營造一種超脫的仙境和極樂淨土的氣氛。



平等院原為平安時代之關白藤原道長之別莊"宇治殿",於1052年由其子藤原賴通改建為寺院,並以藤原氏夢中所想像的極樂世界予以再現,傳承了藤原氏榮華所建構的左右對稱的優美建築,中央安置的本尊為阿彌陀佛如來坐像為平安時代最著名的佛師,定朝晚年的最高傑作。而佛像頭頂的木造天蓋與牆上的乘雲菩薩像都是非常著名的日本國寶。








平等院裡的櫻花~












平等院表參道上有許多販賣抹茶相關製品的店家~


宇治川是淀川的一部份,淀川是琵琶湖唯一一條流出河川,在滋賀縣時叫作瀨田川,流到京都府時則叫作宇治川,宇治川在京都府和大阪府邊界附近和桂川、木津川合流成淀川流出大阪灣。在宇治市的這一段宇治川,是到宇治觀光的中心點,宇治橋、平等院、宇治神社、宇治上神社、源氏物語博物館等景點都在宇治川的附近。


遊覽宇治,無論坐京阪電鐵或者JR,第一個看到的景點就是宇治橋。宇治橋是日本最古老的橋樑之一,在飛烏時代由奈良元興寺的僧侶興建,在古今和歌集以及源氏物語都曾出現過。不過現在所看到的宇治橋是於1996年重建的~


在平等院表參道這兒點了抹茶蕎麥麵吃~



沿宇治川逆流走,會看到在河川中間有兩個小島,橘島和塔之島,一般稱為宇治中之島公園,兩個島分別用橋樑連接宇治川兩岸。連接宇治川東岸的是紅色的朝霧橋,旁邊便有一個宇治十帖紀念碑。紀念的石像是匂宮和浮舟在宇治川泛舟的情景,而後面的屏風就雕刻了薰之君偷看到姬君(大君、中の君)在月下合奏的一幕。


下午六點多,我們沿著宇治川隨興散步繞一圈~直到夜色降臨,才步行回宇治車站搭車回京都車站。









晚上八點回到了JR京都車站~


夜晚的京都塔~


然後又搭乘計程車來到了祇園。祇園是京都繁華區的代表地段,以觀賞舞妓或藝妓舞藝的「花街」聞名。「祇園」位於八坂神社前,以四條通為主要街道,自鴨川開始到東大路通及八坂神社,沿路可見御茶屋、日本料理店及酒吧,也有著名歌舞伎劇場「南座」。走在兩側裝設格子戶的古老木造建築巷道中,可體驗到古都昔時的風雅情調。由北部的新橋通至白川沿路的地區,被指定為「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南部包括花見小路的地區受京都市指定為「歷史景觀保全修景地區」,這兩個地區皆受政府保護,成為京都文化、觀光的名勝。


祗園另一景色優美的地方是白川運河,運河兩旁種滿柳樹,有多間高級餐館和茶屋,其中幾間可俯瞰運河。由於離開大街有一點距離,比花見小路那邊來得恬靜,也更充滿季節氣氛。




祗園的最受歡迎的是四条大街至建仁寺的花見小路。這裡是用餐的一個好的地方,這條街道排滿被翻新傳統建築物,現在主要專攻懷石料理的高級餐館,然而也有提供其他食物類型的餐館。 圍繞花見小路的餐館比較昂貴的,格在它們之間是一些茶室,這種茶室是京都中最專貴的食肆~



「不接受第一次造訪客人的高級店」是祇園給人的印象。但如同一般繁華的商業區,這裡大部分的商店其實是一般的飲食餐廳。四條通北邊有許多現代大樓林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入的餐飲店及酒店正熱情召喚;深夜計程車排列,更充滿了鬆開領帶、放鬆歡笑的上班族;南邊的飲食店比較穩重,多數飲食店歡迎首次造訪的客人。堅守著高格調的高級商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入的餐飲店在此參雜,這正是現代祇園的魅力。


晚上我們在祇園附近的店家吃牛肉火鍋~




檢視較大的地圖

熱門文章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①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秋田~探訪有日本溫泉界頂點之稱的秘湯乳頭溫泉鶴之湯)

Feb, 2024【台中西區】桃太郎日本料理|隱身巷弄裡的39年老字號無菜單料理|食材新鮮、自然美味

2019.10.9~13【令和元年の紅葉の山旅へ PART①】秋の贅沢、黒部川の源流へ北アルプス深部を縦走5日間!Day0、Day1(前泊、折立~藥師岳山莊)

台中【馨苑小料理】西區店|巷弄裡的人氣台菜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美食|提供合菜、個人套餐

【秋季清邁遊 Part 5|Visit Mae Ya Waterfall and Wachirathan Waterfall】The 6 Day Itinerary To Explore Chiang Mai And Northern Thailand's Mountains

Jan 2025【苗栗泰安】泰安警光山莊泡湯&彰化CP值極高的日本料理|沐藏料理所X海龍王|彰化板前料理 ♨️🍁🥢🍲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②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仙台~品嚐極上米澤牛&奧羽的百年藥湯-鎌先溫泉)

April, 2023【彰化芬園】步道平坦好走!彰化八卦山「挑水古道」+十八觀音步道、碧山古道O形環走

Mar 2025【新竹五峰】油羅山森呼吸:擁抱原始柳杉林秘境之美(羅山林道第一登山口往返)

Dec 9, 2023【新北烏來】西羅岸環線~烏來三山健行(保慶宮起登,連走拔刀爾山〜高腰山〜美鹿山)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