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圖片
今年晚夏的山旅,我前往了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進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溪流登攀+登山縱走行程。黑部川源流一帶的山域,雖然過去幾年已造訪過多次,不過這回是第一次在日本進行溪流登攀(日本叫「 沢登り 」),而且是在我特愛的黑部川流域,讓我對黑部源流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此行也順路造訪了五年前就計畫要去,但是因爲颱風而沒能去成的「 雲ノ平 」,以及有「 日本第一遠的溫泉 」之稱的秘湯「 高天原溫泉 」泡湯。然後還走了去年因為天氣惡劣而沒能走的「 裏銀座縱走路線 」下山,完成這趟縱橫黑部源流域,總距離50幾公里的溪流登攀和登山旅行。 黑部川 (日語:黒部川/くろべがわ)是日本富山縣東部的一級河川,為黑部川水系的本流,它被列為富山縣的七大河流之一,其他六條河流分別是片貝川、早月川、常願寺川、神通川、莊川和小矢部川。 黑部川 大部分蜿蜒於深山內,形成十分陡峭的黑部峽谷,如果想親身感受黑部峽谷的壯闊,走一趟 下ノ廊下 和 水平步道 ,絕對是畢生難忘的體驗。 下圖為黑部川水系流域的示意圖,從海拔2924米的 鷲羽岳 降下的的最初的一滴水,流經 奧ノ廊下 、 上ノ廊下 、 下ノ廊下 ,並匯聚了黑部山區眾多支流的溪水後,向北奔流而下,然後流入富山灣,最後進入日本海。 下圖是這趟山旅所進行的溪流登攀(沢登り)的區域,包括 赤木沢 、 五郎沢 、 祖父沢 等黑部川支流,主要位於黑部川的源頭,尤其是赤木沢,更有著「 日本第一美溪 」之稱號。 黑部源流…這幾個字對登山者來說有著特殊的魔力。人跡罕至的秘境,峽谷綿延的 上ノ廊下 ,激流沖刷岩石的 下ノ廊下 ,源頭的雲ノ平瑞士庭園等。在這黑部源流的一隅,一條溫柔的小溪緩緩流入。赤木沢與黑部川本流交匯處的絕美景色,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在陽光照耀下的溪流和深潭,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其美景宛如天國一般。 下圖是我這趟五天四夜的山旅,所行經過的整個路線(使用 YAMAP 紀錄),從富山縣的 折立登山口 入山,溯行黑部源流域的多個溪流(黑部川上游的支流),並順訪 雲ノ平 和 高天原溫泉 後,再走 裏銀座縱走路 ,由高瀨湖下山,總距離約53.6公里(不過在 Sports Tracker 上面的紀錄卻是63.3公里,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這趟山旅的途中,依序住宿 藥師沢小屋 、 黑部五郎小屋 、 雲ノ平山莊 、 水晶小屋 ,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住過...

試玩一下 Google 推出的 Gemini 2.5 Flash Image 圖像生成模型

圖片
Google 今天正式推出內部代號為「奈米香蕉」(nano-banana)的圖像生成模型 Gemini 2.5 Flash Image ,標誌著其在圖像生成與編輯領域的強勢回歸。 Gemini 2.5 Flash Image  模型有4個主要特色,包括能讓同一人物或產品在不同場景中保持外觀一致的角色一致性;讓用戶以自然語言指令精準修改圖像,例如模糊背景、去除污漬,甚至是改變姿勢;多圖融合能力允許開發者可將多張圖像合成,輕鬆將物件放入新場景;還能整合世界知識,理解手繪圖表及教育應用,處理複雜的編輯需求。 新模型可透過 Gemini API 與 Google AI Studio 使用,定價為每百萬輸出 Token 收費 30 美元,由於每張圖像約需要 1,290 個 Token,平均每張圖像約 0.039 美元。 這使得 Gemini 2.5 Flash Image 成為那些將 AI 圖像能力整合到自身產品或服務中的企業的理想選擇,其低成本優勢能夠支撐大規模的商業應用,而不必擔心高昂的 API 費用。同時,所有生成與編輯的圖像都將附帶 SynthID 數位浮水印,確保了內容的透明度與可追溯性。 在市場策略上,Google 並未試圖與 Midjourney 或 DALL-E 3 等既有強敵直接在消費者社群層面競爭 。相反,該公司採取了以 API 為導向、深度整合的策略,將 Gemini 2.5 Flash Image 的能力嵌入主流專業應用程式,如 Adobe Firefly 、 Adobe Express 和 Figma 等 。 稍早在 Vertex AI Console 上面玩了一下,文生圖的速度挺快的,跟早期用 Stable Difussion 來生成圖片的速度相較之下,算是很快了(最慢10秒內都能生成圖片)。而它生成的圖片品質,跟早期使用 DALL·E 產生的圖片效果相比,已經明顯成熟許多。 但有時送出prompt後會無法生成圖片,且頻率不低。有時也會有部分背景沒有修改到的狀況,頻率也不低。總體來說,Gemini 2.5 Flash Image 的文生圖效果,還不到完美,但也算堪用了。 下面是使用 Gemini 2.5 Flash Image 生成圖片的效果

Aug 2025【宜蘭大同】棲蘭神木園步道|上山避暑看千年神木|亞洲最大紅檜神木群

圖片
台灣,這座被譽為「福爾摩沙」的美麗島嶼,其聳立的山脈不僅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更保存了地球歷史上極為珍貴的「活化石」——古老檜木林。這些高聳入雲的巨木,靜靜地矗立在山間,彷彿是時間的守護者,見證著數千年來的地質變遷與生命更迭。 檜木是三千萬年前的冰河孓遺植物,從0.3公分的毬果內,比芝麻還小的種子,歷經二、三千個寒暑,最終長成平均四十公尺高的參天巨木。 全球檜木僅分佈於北美、日本與台灣的溫暖潮濕沿海地區,而台灣同時擁有 台灣紅檜(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與 台灣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 var. formosana,也稱台灣黃檜) 兩種珍貴樹種,是全球檜木分布的最南界,這使得台灣檜木林在生物地理學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 在木材價值上,台灣扁柏的質地更為堅硬與耐用,其珍貴程度高於紅檜。其木材曾被運往日本,用於建造著名的東京明治神宮鳥居,由此可見其卓越的建築與文化價值 。 台灣檜木林之所以獨特,在於其作為冰河時期孑遺植物的特殊地位。在距今約200萬年至1萬年前的地球大冰期中,氣候變冷導致北方針葉林群系向南遷徙。位於亞洲喜馬拉雅山至台灣一帶,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生物避難所之一,使得古裸子針葉林得以在此繁衍下來 。 台灣檜木林主要生長在一千三百到二千六百公尺海拔,是台灣降雨量最高的集水區,終年雨大風小,雲霧籠罩,又稱為 霧林帶 。在穩定的濕氣孕育下,檜木成長為東亞第一大體積的針葉樹,也是台灣「神木」的主要組成份子。 「 棲蘭山檜木林 」是文建會十一個世界遺產中唯一的生物遺產,坐落於台灣北部雪山山脈主脊稜線,橫跨宜蘭、新竹、桃園及新北四縣市,其確切地理座標約為北緯24.26度至24.45度,東經121.14度至121.33度 。 這片五萬多公頃面積的區域,以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冰河時期孑遺植物群落,在2003年被評選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馬告生態園區的管理範圍,也包含了棲蘭與明池森林遊樂區,而「馬告」一詞源於當地泰雅族語的「山胡椒」,彰顯了此地與原住民族群的深厚歷史淵源 。 棲蘭神木園步道 位於大同鄉馬告生態公園內,這片海拔約1,500公尺的園區,佔地廣達15公頃,與鄰近的明池、棲蘭森林遊樂區同屬於「 馬告生態公園 」的核心組成部分。園區以擁有全台面積最大的紅檜神木群而聞名,這些珍貴的古木樹齡從數百年至數千年不等,每一棵都...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